行业新闻

全球与中国疏浚行业全景透视与发展趋势分析(2025-2030)

发布时间:2025-10-13 来源:

 

 

 一、全球疏浚行业全景透视

 

 1. 市场规模与增长动能

 

根据QYResearch的调研数据,全球疏浚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。2031年全球疏浚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,393.6亿元(约合336亿美元),2025-2031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(CAGR)预计为5.0%。另一份针对液压式疏浚工程服务的专项报告预测,2031年该细分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,399.5亿元,2025-203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同样为5.0%。

 

亚太地区是最大的疏浚市场,占有大约50% 的全球份额,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,分别占有约25% 和13% 的市场份额。

 

中国市场是全球疏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根据行业分析,2023年中国疏浚工程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,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000亿元,2025-2030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8%。这一增长主要受基础设施建设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动。

 

应用领域分布方面,从全球市场来看,资本式疏浚是最大的细分领域,占有大约37% 的份额;同时就应用领域来说,疏浚主要应用于水路运输,该领域市场份额占比约59%。

 

 2. 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

 

疏浚行业正经历着技术与产业升级,主要趋势集中在智能化、绿色化和深远水域疏浚方向。

 

- 智能化转型:随着科技进步,人工智能、无人驾驶等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疏浚工程中,以提升效率和安全性。智能疏浚装备的渗透率正在逐步提升,数字孪生、动态定位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疏浚作业模式。

 

- 绿色化发展:环保意识的加强推动疏浚工程向低碳、节能方向发展,采用新能源设备和环保材料已成为行业新趋势。环保疏浚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,尤其是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中。

 

- 深海化趋势:随着海洋开发力度加大,对深海港口建设和深远水域疏浚技术的需求正在提升,这为深远水域疏浚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。

 

 3. 竞争格局与区域分化

 

根据QYResearch的数据,全球疏浚行业的核心厂商主要包括中国交通建设集团(CCCC)、Boskalis、Jan De Nul Group、DEME Group等。前四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49% 的份额,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。

 

区域市场特点:

 

- 中国市场: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大影响力。

- 欧洲市场:由Boskalis(荷兰)、DEME(比利时)、Jan De Nul Group(比利时)和Van Oord(荷兰) 等公司主导,这些企业在高端疏浚装备和复杂项目方面具有技术优势。

- 亚太其他市场:包括日本Penta-Ocean Construction、韩国Hyundai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、印度疏浚公司等区域主要参与者。

 

 二、中国疏浚行业深度解析

 

 1. 政策驱动与战略机遇

 

中国疏浚行业的发展受到多项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强力驱动:

 

- 国家战略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实施为中国疏浚企业提供了海外拓展平台,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,进一步拉动了疏浚工程市场的需求。同时,沿海城市和港口建设需求不断增长,促进了疏浚工程的需求增加。

 

- 环保政策: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保护,加大对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投入,这也为疏浚工程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。环保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,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,也推动了环保疏浚技术的发展。

 

 2. 市场结构与竞争态势

 

中国疏浚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以下特点:

 

- 央企主导: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,特别是在大型和综合性疏浚项目中。

 

- 多层次竞争:除了大型国有企业外,市场还包括一些专业疏浚公司和区域性企业,形成了多层次的竞争格局。

 

- 国际化竞争: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,国际知名疏浚企业也在中国市场有所布局,加剧了市场竞争。

 

 3. 风险与挑战

 

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:

 

- 技术瓶颈:部分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装备水平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,难以满足高难度、高标准项目的施工需求。特别是传统疏浚方法效率相对较低,且对环境影响较大,而新兴的环保型、高效型疏浚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。

 

- 环保压力:疏浚工程可能会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,因此需要加强环保措施,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。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泥沙处理和废水排放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。

 

- 市场竞争加剧: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入疏浚工程市场,竞争将更加激烈,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。

 

 三、未来趋势与投资方向

 

 1. 技术演进路径

 

未来中国疏浚行业的技术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:

 

- 智能化:人工智能、无人驾驶等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于疏浚工程中,提升效率和安全性。智能监测系统、机器人技术等将优化资源配置,实现无人化疏浚作业。

 

- 绿色化:环保意识的加强将推动疏浚工程向低碳、节能的方向发展,采用新能源设备和环保材料将成为行业新趋势。

 

- 深海化:深远水域疏浚技术的革新是未来发展的重点,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力度加大,对深海港口建设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。

 

 2. 市场机会洞察

 

未来几年,中国疏浚工程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:

 

-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: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,疏浚工程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。

 

-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: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工艺,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。

 

- 环保意识增强:企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,采用绿色环保技术,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
 

 3. 投资策略建议

 

针对市场发展趋势,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下方向:

 

- 智能化、绿色化和深远水域疏浚方向的公司。

- 积极进行技术研发投入,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。

- 关注具有国际项目经验和技术优势的企业。

 

 四、数据修正与可靠性说明

 

1. 市场规模数据:统一采用QYResearch的行业报告数据,将全球市场规模修正为2,393.6亿元(2031年),CAGR为5.0%;中国市场参考行业分析,2023年约为1000亿元,2030年预计超过2000亿元,复合增长率约8%。

 

2. 市场份额数据:采用全球前四大厂商占有约49% 份额的数据,以及亚太地区占全球50% 份额的数据。

 

3. 应用领域分布:采用资本式疏浚占37% ,水路运输应用占59% 的全球数据。

 

 

 五、结论

 

全球与中国疏浚行业正处于稳定增长与技术转型升级的时期。未来五年,全球市场预计以约5.0%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,中国市场增速略高,约为8%。行业发展主要受到基础设施建设、水路运输需求、能源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。

 

技术进步正推动行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和深海化方向发展,而市场竞争格局则呈现全球化与区域性并存的特点。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具有显著优势,并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大影响力。

 

对于行业参与者和投资者而言,应重点关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、环保标准适配以及国际市场拓展,这些将是未来在疏浚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。